艾灸是我們中醫里面一種更獨特的治療方法,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。比如宮寒,就可已通過艾灸來調理。那么艾灸調理宮寒可以用哪些穴位呢?具體步驟是什么
艾灸調理宮寒的三個穴位
1、氣海穴。氣海穴位于人體下腹部,直線連接肚臍與恥骨上方,將其分成十份,從肚臍3/10的部位開始做起,艾灸這個穴位對宮寒引起的月經不調,崩漏,不孕有防治作用。
2、關元穴。關元穴位于臍下三寸處,艾灸關元穴可以增強人體陽氣,補虛益損,對陽氣不足,身體虛弱,畏寒等癥比較有效,具有固本培元,補益下焦的作用。
3、神闕穴。神厥穴在肚臍部位,是人體任脈要穴。人體氣虛陰陽失調發生疾病,通過刺激或艾灸該穴位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。
艾條溫灸治宮寒的步驟
1、將艾條切段,大概兩厘米一段。實在是切的時候不好操作,也可以將其中的藥草掏出按照兩厘米差不多的 量分開放置。
2、姜片最好切成3-5毫米左右,大小比切成段的艾條略大,用牙簽在姜片上扎出均勻的小孔。
3、將切段的艾條放在姜片上,用小火點燃,開始燃燒冒煙即可。
4、將放置艾條的姜片放在肚臍下三寸的位置,一次四到五片,借助艾條燃燒透過姜片上的小孔熏溫子宮。
5、艾條燒盡時即可,但是如果覺得皮膚灼熱,要適當換位置,特別注意不要燙傷。